前些陣子給一家公司寫了篇文案,自我覺得文案普通,不過也有幾處直抵靈魂。早前有給他們寫過,反復修改到讓我懷疑人生,可這次全然相反的結果反倒讓人心里突突。
后來找到何陽一了解 才明白,原來他們公司配圖的美工居然是我的大女兒。
我們在今年夏天的一個周末,跟小女兒聊到 刻舟求劍的故事,爭的激烈的是為何不當時撈劍。大女兒說,嘉懿時間是會往前走的,丟劍的人或許在那個節點上劍對他來說并不重要,而生命的周全才是。我讀書時候的夢想是劍,可畢業的這兩年我的工作跟我的夢想感覺就是天南地北,我的夢想在這個時候 就好比那主人公的劍一樣落入了水中,我也只能默默把劍入水的位置刻在了我的心舷上。這世間多少人不這樣? 比如老爸的故鄉和他鄉他鄉和故鄉一樣,劍都只在心上,船卻穿行了幾萬里。
武家坡的主人公是薛平貴,但是后人傳唱的故事必須有王寶釧才生動。